采写/颜周燕 指导老师/肖娜 邓宇
资料收集/雷远程 刘培琪 刘爽
我们在平日里,往往能通过多种途径看到多种多样的颜色,也能在各种计算机软件的色盘中,观察到色块的分布与颜色的分布特点。但如果自己动手,调和出一个“色盘”,又会是怎样的一种体验呢?大一的同学们在这一周的设计基础课上,就迎来了“色彩”环节。在这一周的时间里,教室里弥漫着五彩缤纷的色彩。
课程伊始,老师先让每位同学各自采购三罐颜料,其中两罐为黑色与白色,剩下一罐的颜色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在平日所常见的色盘中,同一种颜色往往有深浅之分,那么大家所要做的,就是以自己所选择的颜色为底,以黑白二色作为调和,混合出深浅程度不同的色盘,制作成色卡。
色彩的世界着实丰富精彩,大家要调配出一个色盘,需要经历不断地试色、调和、对比的繁琐过程。以“蓝色”为例子,深蓝、湖蓝、天蓝、浅蓝等都属于蓝色,从视觉上看,这些颜色的视觉对比还算明显,但大家在调配的过程中,都尝试了很多遍才准确调出具有视觉对比效果的颜色。这是一个“试误”的过程,有同学笑言:“一直对着这几个颜色反复调配,我都对这个颜色产生视觉疲劳了。”
同学们制作的色卡
每位同学都制作出自己的“色盘”,之后,老师便给了大家一个集体任务:大家将自己调配出的色卡聚在一起,再共同去寻找身边的相同颜色的物品。这个环节,便很考验大家是否具有一双“发现色彩”的眼睛了。同学们纷纷开始观察自己身边的物品,将其与色卡作对比,务必要物品与色卡高度契合。饮料瓶、袋子、卷笔刀、笔记本,甚至连鞋垫都被大家“挖掘”出来了。
发现身边的色彩
色彩的神奇之处,不仅在于其深浅程度,也在于其“错觉”之妙。“错觉”之妙一般有两种情况:同一种颜色,在不同背景色的衬托下,颜色的视觉效果会不一样;同一种颜色,在不同背景色的衬托下,大小看起来也会不一样。例如一组由红色组成的方格,将其置于黑白两种不同的背景色之上,视觉效果就会有差异:以黑色为背景的方格,看起来会比白色小;而以白色为背景的方格,其颜色看上去则比以黑色为背景的方格更为鲜艳。
色彩的错觉
最后,老师给每人发了一次性杯子,运用自己制作出的色卡上的颜色,分别涂出两组对应的效果:结构明显的与结构不明显的;吵闹的与安静的。
在刘培琪的作品中,她使用纯色来突出杯子的结构,运用多种颜色交替涂画来弱化杯子的外在结构;而用较为沉郁的蓝色涂满杯子来表达安静,用较为零散的涂鸦方式来体现吵闹。但是,当问及刘培琪在这个环节的创作灵感的时候,刘培琪说道:“其实我也具体说不上来我的灵感从何而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吧,更多的是将我对这几种效果的理解通过色彩自然而然地表达了出来。
刘培琪的作品:结构明显的与结构不明显的
刘培琪的作品:安静的与吵闹的
同学们的杯子作品
作为一名设计师,对色彩的感知与运用是其审美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色彩的世界里,大家可以任意发挥、自由探索,寻找到无限种可能。从同学们的社交网络动态中,不难看出大家对这个环节抱有浓厚兴趣,正是因为在“色彩”的课程上,同学们可以有自主探索的空间,所以大家才会有放飞思维的主动性。学习也是如此,大家怀揣希冀,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调色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