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写/颜周燕 指导老师/肖娜 邓宇 资料收集/朱蕾 江柔纯 刘培琪
学习任何一个学科,理论知识的铺垫必不可少,而学习工业设计,大家也需要从基本原理、历史发展各个角度去学习关于设计的知识,才能更好地投入实践中。这一周,大一的同学们在朱蕾老师所教授的设计史课上,就经历了一轮来自“理论知识”的洗礼。
在上个学期,朱老师在理论课上从基本概念、历史起源、产品类型与功用等方面向同学们介绍了“设计”这门深奥的学科,让大家从理论上初步了解了何为“设计”。而这个学期,则重在以历史为着眼点,学会用历史的眼光看待设计。
设计无处不在,更无时不在。早在原始时期,设计就已融入人类的生活中。中国的四大发明、古埃及的金字塔、古罗马的大型公共建筑,这些集早期古人智慧于大成,被今人视为文化符号之物,其实都蕴含着设计。而后,人类历史经过漫长的发展历程,从欧洲中世纪宗教盛行的“黑暗时代”,到人文主义显现的文艺复习时期,再经历了从巴洛克艺术到洛可可艺术的演变,在这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设计总是伴随历史一同发展。朱老师的“设计史”课便是沿着这样一条历史线,向大家讲述各个时期的设计概况,让大家形成设计的历史观,并以史为鉴,从历史中学习设计。
由于语言的限制,同学们在理论课上也是“云里雾里”。有的同学说:“因为没有完全听懂老师讲的内容,所以我也不太理解,这门课对我们的要求到底是什么,我需要从这门课中建立怎样的知识体系。”这便需要大家在课后多下功夫,通过自我的思考与互相探讨,去理解这门课开设的意义所在。对此,朱蕾老师也说道:“大家在大一这个阶段,听这门课还是有一定困难的。但是比起老师实时翻译,我们还是希望让大家适应英文授课,到了大二,同学们的理解能力就会提升很多。”
无独有偶,大二的同学在前两周也上了朱蕾老师的设计理论课。江柔纯将朱老师的理论课称为“头脑风暴的过程”。在这次的课程中,朱老师向大家分别总结归纳了手工生产和工业生产的特点,引导大家思考设计与社会发展、伦理哲学、情感等因素之间的关系。“我觉得比较好的是,朱老师讲授的内容会涉及到一些我们在做实际项目过程中所需要重点注意的问题,比如:设计需要始终围绕目标用户的需求,从年龄、性别、健康状况和职业等多方面考虑,设计出适用性强的产品。”江柔纯如是说。朱老师告诉大家,在她的课上更多的是一个互相讨论的过程,大二的同学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英文交流水平,因此在课上,与老师的互动和讨论相比大一会更多一些。在自身独立思考的基础之上,向大家发表自己的见解,让众人一起来“检验”自己的见解,“理论课”这一看似枯燥的课程,也变得生动起来。
设计这一门学问,是广阔无垠的。一周的课堂只是“入门”,设置理论课的意义所在,便是帮助同学们打开这一扇大门,用更加开阔的眼光,有意识地去主动学习这门学科。道阻且长,养成学习意识与思考常态,才是长远学习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