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学院概况  专业介绍  招生信息  党建思政  教学科研  实验教学  创新创业  师资队伍  学生园地  人才招聘  文件下载 
 
文章正文 Content  
 
【学习周记43】前路有繁花——大三学生学习心得
2019-12-04 10:56  

 采写/邱羡甄 指导老师/肖娜 张滔华 时间/2019-12-04

 资料收集/江柔纯 张发豪 林勇 

这段日子经常听到有些同学说:“感觉时间过得越来越快了。”特别是对于中德学院大三的同学来说,下学期就该实习了,更突显时间的宝贵。这学期的学习也接近尾声,不知他们作何感想呢?

张发豪:课堂习心得 课外得实践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离实习的日期已然不远。周围学习的氛围莫名有点紧张,有些平时上课不太活跃的同学,也象陀螺般转动了起来,也有的同学还是一如既往的佛系。我说不清楚自己最近的状态,我想去德国,但对于学习,我的态度还是一如既往——该怎么学就怎么学。

这学期在朱老师的课上,我分享了我对中国人对吃文化保持开放态度的看法,历史上发生过的饥荒为其一,中国人对饮食的喜爱为其二,中药之中药品和食材的分类等更加开放的文化为其三。

课程之余,我参加设计了中西文化融合的餐具设计项目——花生筷子。筷子的末端如圆环一般,借以制造比传统筷子更多更细的接触点,同时还能更好地hold住花生。一起参与完成设计的还有德国的交换生们,他们的思路想法让我赞叹,手绘、建模、表达呈现也比我好得多,让我明白自己还有着许多进步的空间,也加深了我想去德国实习的决心。我严阵以待地收集资料和图片对项目内容进行补充,在排版上学习和使用网格系统,听取老师的建议进行修改,收获颇丰。

回顾这一学期,感觉有了一些进步,但是不踏实感仍然存在,可实习在即,唯有直面,不作他想。

 

林勇:于忙碌学习中寻求新鲜体验

这个学期一如既往地忙碌,忙课程项目,也忙下半学期的实习准备,“忙碌”“新体验”大概是这个学期的主旋律,作品集便是这段旋律中的最响亮的音符。为了此次作品集,学校专门为之开设了两个星期的课程来教授排版的基本要求、产品摄影入门、作品集的基本大纲等作品集的相关知识。如何传达信息、如何抓住HR的眼球、如何让作品集内容不显累赘却浅显易懂,学习的过程忙碌而新鲜。

这学期的“餐具设计”课程也给我带来了许多新鲜的体验。课程主讲中西方餐饮文化的差异以及碰撞,在五个德国交换生的加入下,新的老师,新的同学,与过往不同的新文化,新视角,让我沉浸其中。在四个星期的时间内,我们一起调研、设计、制作,其中接触到的新材料陶土的可塑性和不确定性让我为之着迷,时间紧迫,但却收获颇丰。

总而言之,这个学期充实而有意义,我学习到了许多新的东西,同时也得到纽伦堡设计公司brandis的应聘邀约,即将开始一段新的历程。希望,我能在加下来的实习中快速地成长。

江柔纯:感受经历 憧憬未来

细细回想,大三我所经历的、学到的,是诸多人生历练,是不一样的感受体悟。同时也愈发的明白,自己还有很多的知识需要学习,项目经验也少得可怜,对于工业设计来说,这无疑是致命的。

在迪格尔教授的项目课中,我明白了如何分工去设计产品家族,如何运用注塑成型的方法制作陶瓷模型,跨文化的产品在设计时要注意的文化因素。随着认知到自己的弱小,我对未来的迷茫也在逐渐地加深着。

在和德国同学的共同创作中,我们一起做饭、一起学习、一起演讲、一起野餐、一起玩乐。两个星期下来,我不仅学习到了专业知识,还学习到了更深层次的东西,也算是提前体会到了国际设计团队的工作氛围,让我更加地憧憬未来。自从完成项目后,那种“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想法愈发强烈,我渴望着去看一看这个世界,经历我没有经历过的,感受我没有感受过的。

一直以来,我都随遇而安,觉得天道酬勤,该来的总会来,但是在参与了这次的大项目之后,认识了更优秀的人,知道了世界上还有许多许多的“高山”。和德国的同学一起上课,那种感觉真的不一样,他们身上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我也看到了我的某些能力不输他们半分。这些感受,让我渴望去经历更多。

总结

“时间飞逝”“忙碌”这两个词大概是每一位大三同学的共鸣,这两个词也正能看出他们的刻苦用功。在忙碌的学习过程中忽略时间的流逝,努力学习为接下来的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即使现在心中仍有焦虑、不安的情绪,但是,人生的道路就是要经历磨练,相信通过长期的努力学习,未来,他们将成为他们想成为的 “设计精英”。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肇庆学院中德设计学院          地址:中国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肇庆大道肇庆学院艺术中心